報載,廣州地鐵六號線開通運行僅25小時就發生兩起意外,黃花崗站和燕塘站先後漏水。黃花崗站站台因此一度被封閉,往長湴方向列車持商務中心續近半個小時飛站通過。燕塘站也因漏水而致換乘通道要短暫封閉。
  市民對地鐵6號線盼望多時,一開通就漏水多少有點不“應景”。雖然這兩起漏水算不上大事,但公眾一下子就想到工程質量是否存在問題也是自然的事。地鐵公司當然也知道景觀設計公眾的關註點,馬上做出“水管漏水屬偶然意外,與工程質量無關”的定論。具體解釋稱,黃花崗站因天花位置水管漏水,燕塘站漏水則是保潔工人搞衛生時處理不當而非爆水管,兩起意外並無關聯性。
  誠然,公眾不能臆斷一齣意外就是工程質量有問題,但地鐵公司籠統回應“與工程質量無關”似乎也未必能說服公眾。至少,水管漏水因何而起並沒有詳述,且水管本身就是地鐵工程的一部分,出問題怎就與“工程質量”不沾邊?再說“水管漏水屬偶然意外”,難道“偶然”就是情趣用品與工程質量無關或註定不存在“必然”的可能?另外,如果真是保潔工人搞衛生就造成漏水,那麼工人工作程序不規範而潛在的安全風險也是一個問題。
  地鐵作為客運量巨大的公設計裝潢共交通工具,哪怕小小的意外也存在釀成禍害的風險。正因如此,每當地鐵出現意外,公眾都期望地鐵深入調查再作定論並將確信的原因公之於眾。這也是消除事故隱患的負責任之舉。類似簡單咬定“與工程質量”無關,事實上很難讓公眾釋懷。
  其實,地鐵以往對某些意外、事故原因的定論已不乏倉促之例。如:今年1月28日地鐵6號線隧支票借款道施工致康王路地陷事故,地鐵公司當晚發微博稱“經採取回填混凝土措施,險情無進一步發展,各項檢測數據顯示現場情況穩定”,但沒多久卻再次塌陷致另外兩棟房屋倒塌。對於此次嚴重事故,地鐵公司也早早拋出“初步判斷是地質勘測結果與實際遇到的情況有差異”之說,給人的感覺就是欲撇開與施工直接相關。
  另外,去年1、2月間,地鐵多條線路接連發生10起故障,地鐵方坦承是“線網有史以來故障最頻密時段之一”,但原因卻歸於“偶發性道岔故障”“設備接近使用期限而性能不穩定”“異物(塑料袋)迫停列車”等等。結果是,原因雲山霧罩,公眾疑惑難除。
  無論是對此次漏水意外的追問,還是翻“舊賬”,無非是期待地鐵公司對每一起意外、事故都要負責任地徹查起因,哪怕僅僅是瑕疵。這也是確保地鐵安全的必然選擇。
  牛日成
  牛日成  (原標題:6號線漏水,地鐵的回應要能說服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o95yocrv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